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般是怎样的内容 ?要详细……
目的
加强对员工个人卫生的控制,以防止因人员因素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危害.。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
职责
HACCP小组负责程序制订和修改。
各部门负责程序的执行。
各部门卫生监督员负责程序的监督。
程序
4.1 员工的健康管理
4.1.1公司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表。
4.1.2新员工入厂时,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经体检合格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入厂上班,否则一律不得聘用.在上岗前要参加岗前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4.1.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情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者,不得能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凡患有严重感冒(如:发烧发热,经常掉泪,流鼻涕,严重咳嗽者)及手部外伤者,应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4.1.4对在职人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体检,由主管部门(珠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及其下属机构)出具健康证明;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
4.1.5留意政府发布的传染性疾病的新闻,及时评估对公司员工健康造成的影响,如有疑问及时及向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查询,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2员工的个人卫生控制
4.2.1按照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
4.2.2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生病或受伤,或是与传染病患者(肠道疾病,肝炎疾病等)有接触,都必须立即通知生产主管人员,由其评估后再做处理.
4.2.3工作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鞋,袖口,领口要扣严,工作帽要将头发完全罩住,防止头发等杂质落入食品中.
4.2.4所有员工要勤理发,洗澡,不得蓄留指甲,涂抹指甲油及佩带饰物等,并不得涂抹肌肤化妆品.
4.2.5工作人员手部应经常保持清洁,并于进入加工场前,上卫生间后或手部受污染时,须即刻洗手消毒.
4.2.6包装部内包装间工作人员的个人物品应放置更衣室,不得带入加工间,也不得穿戴工作服至加工区外的地方.
4.2.7工作期间严禁大声喧哗,吸烟及吃东西等行为.
4.3监测
4.3.1每天工作前检查生产员工的健康状况,记录在每日卫生控制记录中.
4.3.2每年内审时检查员工健康证及卫生安全培训情况.
4.3.3员工出国、省际出差、休假或到过国家宣布的疫区,回来上班时,要进行健康状况申报.
4.3.4由人事部在出差报销单或休假单上进行申报、确认,未经确认的报销单,财务部不予报销.
4.4纠正措施:
4.4.1经检查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疾病者,应立即调离生产岗位,视病情轻重,可安置到非食品加工区或回家休养直到治愈.对病情严重挝期内无法治愈者(如:乙肝大三阳,活动性肺结核)可按相关法规予以辞退.
4.4.2凡患有严重感冒(如:发烧发热,经常掉泪,流鼻涕,严重咳嗽者)及有碍食品卫生的皮肤病(如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或手部外伤者(包括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意外受伤),应即通知不得上班尽快治疗或调至非食品加工区.
支持性文件及记录:
5.1 每日卫生控制记录。
5.2 员工健康档案表
5.3新员工入职/上岗培训记录表
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食品卫生知识和食品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二、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上岗位操作。
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五、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做到: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中食品之前应冼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六、学校的有关部门负责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七、从业人员必须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将考核结果计入从业人员个人档案,作为晋升工资资,表彰先进的依据之一。
八、负责培训的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
单位盖章:
三、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膳食制度
膳食制度是指把全天的食物定时、定质、定量地分配给食用者的一种制度。在人的一天生活中,工作、学习、劳动和休息的安排是不一致的,而不同的时间人体所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也不完全相同。所以针对食用者的生活、工作情况,规定适合食用者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膳食制度确定之后,即成为一个条件刺激因素,只要到了进餐时间,机体就会表现出主观食欲,就会预先分泌消化液,这对保证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利用和维持人体健康是极为有益的。膳食制度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程度和提高劳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能充分发挥食物对人体的有益作用,促进工作劳动能力,有益人体健康。如果膳食制度不合理,一日餐次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直接影响劳动效率和健康。如有的煤矿井下工人实行一日两餐制,由于两餐间隔时间过长,在8小时劳动中间不能得到营养素与热能的及时补充,往往在劳动时间的后一段,矿工们常有饥饿感,影响劳动效率,并因矿工吃饭前过饥,吃饭后过饱,结果造成消化道疾患的发病率较高。
合理膳食制度主要包括餐次和食物的分配,每日餐次不能大少也不宜大多。一日进餐几次,各餐的质与量应该如何分配等,可本着以下原则进行确定:
①使食用者在吃饭前不发生剧烈的饥饿感,而在吃饭时又有正常的食欲。
②使所摄取的营养素能被身体充分吸收和利用。
③满足食用者生理和劳动的需要,保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④尽量适应食用者的工作制度,以利于生产和工作。
根据以上原则,两餐间隔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间隔时间过长会引起明显的饥饿感,血糖也会降低,工作能力下降;间隔时间太短则无良好的食欲,进食后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般两餐间隔以4~5小时为宜,即一日进食四餐比三餐好。但根据我国人民通常的工作、学习制度和习惯,一日进食三餐,两餐间隔5~6小时也是比较合理的。
一日食物的分配应该与工作、休息时间相适应,高蛋白食物应在工作前摄取,不应睡眠前摄取。因为蛋白质能够提高代谢和较难消化,会影响睡眠。三餐热能的合理分配是:
早餐:占25%~30%,蛋白质、脂肪食物应多一些,以便满足上午工作的需要。我国有些地区的早餐分配偏低,有的仅占全日总热能量的10%~15%,这与上午工作热能消耗是很不适应的。
午餐:占40%,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供给均应增加,因为既补偿饭前的热能消耗,又贮备饭后工作之需要,所以在全天各餐中应占热能最多。
晚餐:占30%~35%,多供给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可多吃些谷类、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富有蛋白质、脂肪和较难消化的食物。
老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