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哪些冲击?银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我是个凑数的。。。
二、试分析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较有何优点
互联网金融在近两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东西,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都能听到别人随口谈起“马云说…”“刘强东说…”或者在互联网上、杂志报纸上看到一些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息,如果说不出一两件互联网金融的事,都觉得落于人后了。
传统金融业的社会分析
传统金融面临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挑战,这也未必是它的末路。要知道,有竞争,才有发展。为了自身发展,传统金融行业也要积极地行动起来,为自身谋取福利。
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分析
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人人贷(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如万融投资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经常谈到的P2P的模式,这种模式更多的提供了中介服务,这种中介把资金出借方需求方结合在一起。互联网金融模式有4
种,相对安全的P2P模式是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此类平台作为中介,平台不吸储,不放贷,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由合作的小贷公司和担保机构提供双重担保。此模式首先在人人贷平台创立,由人人贷与中安信业共同推出产品“机构担保标”。此类平台的交易模式多为“1对多”,即一笔借款需求由多个投资人投资。此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万惠投融就是采取这样的模式,极大的保障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互联网金融pk传统金融业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融360副总裁陆佳彦是标准的“银行高管”:上海交大MBA毕业,从渣打银行客户经理做到了宁波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副行长,拥有11年的商业银行运营和管理经验。2011年与朋友创建融360,专做针对金融零售市场的产品搜索。
对比银行体系里以关系为导向销售银行产品,融360副总裁陆佳彦现在更欣赏互联网以效果为导向的销售方式。
两种不同的销售模式,反应出了两个行业产品特质的巨大差异--靠关系销售产品的背后,是产品同质化太严重,没办法靠产品本身去说服客户,只有走大客户关系;而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强调的是“产品价值”,放大客户、用户的使用体验,让产品本身说服客户。
互联网金融来了,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中国金融体系有80%的客户没被服务到。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估算,接近90%有金融需求的客户,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未曾获得满足。我把他们称为“小融”用户,谁牢牢地抓住了小融用户,谁就能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比较,有哪些优势
传统银行业正在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做法,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但银行业的转型可谓知易行难。从目前来看,传统银行业的转型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与互联网金融的差距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填平,相关差距还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
一是差在监管环境上。
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其发展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先有创新实践,后有监管跟进。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促成了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增长。
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从官方到民间多是鼓励、宽容,允许试错,但对银行,舆论却要苛刻的多,甚至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出现较大风险之后,这种监管环境上的差异也并没有实质性改观。
二是差在市场感知上。
在市场的感知上,传统银行鲜有建树,甚至在跟随互联网金融的节奏上也有差距。在市场竞争上,银行往往盯着既有的一亩三分地,最多也是盯着银行同业,业务疆界难以打破,思维框框较多,而互联网金融多是跨界思维,能够实现市场的创新,有着敏锐的市场触角。
表现在市场竞争上,银行是在推业务,是在拉客户,而互联网金融往往做的就是一件事,推产品。有时候,甚至就是依靠一个产品,仅仅一个有特色的好产品,就完全可以立起一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成为银行的竞争对手。
三是差在盈利模式上。
银行是货币中介,传统模式是依靠信息的不对称赚取差价,一进一出差价盈利。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靠大数据竞争,发挥的是信息优势。传统银行靠利差、手续费盈利,互联网金融依靠流量、平台、场景赚钱,二者盈利模式完全不同。
银行的盈利都在表层,贷款吃多少利差、结算怎么收费,让客户感觉你在处处挣钱,而互联网金融让客户感到便利,钱都挣在暗处,甚至能够让客户感到他是在免费服务。
信息不对称性的逐渐弥合,已经动摇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生存基础,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赚取中介费用的商业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
四是差在管理思维上。
互联网企业的文化和银行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互联网企业真正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用户的流量和粘性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因此,互联网企业更多的关注于客户数量、客户参与程度和客户体验。而银行的文化是长期形成的风险文化,由于金融行业特殊性和监管政策约束等原因,银行始终是将资金安全放在首位,操作流程和管理目标都关注于不出风险、不出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客户体验,典型的例子就是银行ATM因故障发生吞钱或吐钱后,多数银行会做出强势反应,而忽视用户的体验。
望采纳,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