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保教简答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4-02-13 12:07:43  来源:http://www.gzrxw.net  作者:admin

一、保教简答题答题方法和技巧

1.复习策略

简答题部分难度一般,考生只要对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有针对性进行地记忆,并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表述即可。具体来看,考生对于简答题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熟悉《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根据大纲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②理解并掌握各部分的考查重点,做到理解并准确记忆;

③将记忆内容条理化,采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率;

④注意书写规范,字体工整、清晰,避免错字、别字。

2.解题技巧

与论述题相比,简答题的答案不应过长、无需做过多的阐述,只需把主要知识点表述清楚、准确、全面,在主要知识点基础上稍作展开即可。答题时定要注意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序号正确、层次清晰,我们来结合真题及其解析来了解一下。

3.真题回顾

【2013年上】简述幼儿期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并举例说明。

【答案】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三四岁期间,幼儿自我评价发展迅速。

①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②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③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2015年上】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班杜拉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行为矫正,建立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包括三个观点:

(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的“三位”就是指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的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这三者是互相决定、共同起作用的,可以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

(2)替代强化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直接的强化,运用联想式和操作式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者通过对儿童和成人的大量研究,发现儿童的许多行为并未直接受到强化,而是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区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

(3)观察和模仿 :班杜拉在实验中发现,儿童在观察范型的过程中,即使未受到外部强化或替代强化,仍能获得范型的行为。强化只能影响行为的出现率,而不影响行为的模仿。行为的获得不是由强化决定,而是由观察(认知)决定的。

以上就是优路教育对幼儿园学段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提的备考策略分析,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在消化好这部分知识之后多学多练,认真备考,实现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

二、如何利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来解释人格差异

主要作品:

主要论著

《通过榜样实践进行行为矫正》(1965)

《认知过程的社会学习理论》(1972)

《榜样理论:传统、趋势和争端》(1972)

《行为变化的社会学习理论》(1976)

《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

《人类事物中的自我效能机制》(1982)

主要著作

1、《青少年的攻击》(理查德·沃尔特斯合著,1959)

2、《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1963,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作合著) 文中首次提出了能解释间接学习的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3、《行为矫正原理》(1969)

1969年,班杜拉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的第一部经典著作:《行为矫正原理》。这本著作可以看成是他在1963年与沃尔特斯合著的《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一 书的修订版。在这本著作中,班杜拉总结了他以往在有关人类行为的经验研究中的零星发现和思考,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理论体系,并将这种学习理论应用于 行为治疗的实践,提出了若干行为治疗技术。所以,这本著作反映了班杜拉当时的一般学习论观点,构成后来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雏形。甚至在80年代以后成为班杜 拉主要研究兴趣、并构成社会学习理论最新进展的自我现象及其观点,也已在这本著作中埋下了种子。在行为治疗发展史上,《行为矫正原理》也是一本重要的经典 著作。

4、《心理学的示范作用:冲突的理论》(1971)

5、《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

6、《社会学习理论》(1971,1977)

本书系统阐述了班杜拉的学术思想,本书的出版,牢固奠定了他在心里学上的地位。全面重点讨论三元交互决定论。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

7、《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1986)

本书围绕示范观察学习、个体的符号表征能力、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反省能力等几个概念对社会认知论展开了详尽甚至是开创性的论述。这些概念强调了人的可塑性 和差异性,对学习理论、人格理论、心理治疗和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社会认知论是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 是一个全面的心理学理论。

8、《变革社会中的自我效能》(1995)

9、《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1997)

阿尔伯特·班杜拉(1925— )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

不要多想 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

很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找的

三、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回复 axey 的帖子(1)托尔曼自称是一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但他关注如期望,情绪等认知因素,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的内部的因素,并对s—r公式进行了s—o—r的调整,试图以此来调和行为主义与认知观点的矛盾。因此他的行为主义被学界称为新行为主义。他之所以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就是因为他不像传统的行为主要心理学家那样过分地强调行为发生的外在因素,而转向对人的认知过程的关注,当然,这种关注是原始的,并未提出系统的认知心理学理论。(2)班杜拉的行为主义的几个核心概念是替代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我们都知道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具体到学习理论上,就是社会学习理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概念又都是强化,只不过在具体的强化概念上有所差别。因此,整个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关键的概念就是强化,这也是划分认知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诚然,在班杜拉的概念里出现了像自我强化这样的概念,但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强调的无疑是外部条件的作用。也许在我们今天开来,这些过程包含了认知的要素,但班杜拉的理论出发点无疑是考察更广阔的强化问题,而非人的内部的认知过程,因此,从整体上看,班杜拉的理论无疑是行为主义的。(3)对于相近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某一类似问题。托尔曼的主要实验是老鼠迷津实验,他从实验的结果中得出了诸如潜伏学习和认知地图之类的概念,并由此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学习心理学理论。这一观点,其实与格式塔学派的完型—顿悟说更为接近。其实认知地图就是一种完型的具体实例,是在机体内部形成的关于情景的比较全面的认识。班杜拉没有提出过潜伏的概念。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楼主所说的班杜拉涉及的潜伏是社会学习的一个具体过程,而托尔曼提出的潜伏学习是一种类型的学习,两者在概念的层次上就是不对等的,因此不能混为一谈。替代强化和潜伏学习也不是一会事,因为两位心理学家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实验前对实验的预期也不同,研究的方向也不一样。以我们今天的观点看,替代学习也好,自我强化也好,当然涉及到认知的因素,但是,班杜拉还是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它们的,他对行为主义所作的扩展,无非是考虑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刺激,而没有改变行为主义一贯的s—r公式的研究方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